從四處嚐臭豆腐到設計菜式、研發口味、推廣試賣,賺到"胃痛連連"與"挫敗打擊":
長時間四處嚐臭豆腐,麻辣者又居多,把個月下來胃再也禁不住刺激,深夜小兒子呼呼大睡,我的胃卻翻絞如針刺,痛得逼出一身冷汗;我的 身體是"甲種"(台語發音,兼倒反法)難消受一整個月餐餐多辣。的確現代人嗜辣者眾多,胃弱者往往無福「享用」"麻辣臭豆腐"或是掺入過多調味的湯汁,因此我在想:製作「味道平和且清醇不膩的清燉臭豆腐」,老少咸宜,辣由微覺至於張揚可隨人調整,又不至於搶掉湯底原味,人家說辣是味中之王,份量得拿捏恰當。
中壢夜市兩家盛名的臭豆腐、香辣小舖素食麻辣臭豆腐,整個樹林市的臭豆腐嚐了數遍,葷食素食兩觀點相對照,再觀察當地飲食習慣,漸漸心得就出來了!在研發嘗試的日子裡,家裡吃的多半是臭豆腐,整間屋子瀰漫臭豆腐味,家在二樓但不必進門,在玄關外面那味就隱約浮現。人一出門都覺得自己是大塊臭豆腐在路上閒晃,臭香臭香的。
想做素食口味是因為向觀世音菩薩發了願,做平價味美更料鮮實在的素食,取養生健康為基調,不利人體的調味絕不放。豆腐從北部試到南部,終於找著炸煮相宜,合心合意的材料。研發過程一共有麻辣(基礎/進階/最高級),紅燒,香滷三種口味,當中最受孩子長輩歡迎的就是香滷,在推廣試賣裡,吃重辣的客人都讚賞這塊豆腐香味口感貼切恰當,不至於鬆軟但又不死硬,柔韌軟卻可以適洽,相較於犀利的油辣而言,這種口味更可以導引味覺。
既然已有料理信心就往市場進軍囉!去哪好呢?女兒首先向同僚們介紹,為了怕讓大家心裡有壓力,不言明是媽媽做的。在規模不大的公司裡首次團購79碗,對我來說是不小的鼓勵;當時以為壓低價格就可以爭取市場,一碗賣五十元以下,當然直接影響到產品內容,好的材料及創意都礙於價格未能實現;女兒同事們也反應碗中沒有想像中豐富,又加上必須自負運費,嫌貴的聲音就出現了。首次銷售可以說是失敗的,口碑沒做好,反而缺點處處,大約整個月都讓我消極;以前做早餐生意,直接面對客人,憑手藝讓冷淡的地點熱絡,養活一家子,這次出師不利,我深感挫敗。
和女兒一起檢討這次銷售,氣氛越來越凝重,種種問題都指向我生疏市場已久,原本滿滿自信這時早已洩光無剩。又過了半個多月,一天女兒回來說有幾位同事問起上次定的香滷臭豆腐,裡頭豆腐的香味、口感佳美,詢問下次訂購時間;我半信半疑,不曉得是否女兒有意安慰,但同時手工蛋餅皮推銷成果不錯,徬徨浮動的心稍稍靜了下來。原來不能為了追求買氣而任意壓低價格,這樣會反倒使商品品質欠缺保證與賣點,失敗的經驗如當頭棒喝,叫我睜大眼睛多看多聽!
韓劇有一齣<歐巴桑向前衝>,我也要重新再衝。
留言列表